Wednesday, October 15, 2003

【飄到瑞法去】街道內的美味猶太食物


對巴黎美食的印象,我好像都一直停留在要上餐廳吃的那種大餐裡;至於像路邊餐車那種尋常食物,除了可利餅之外,我就完全沒印象了。於是乎,每到了用餐時間,我總要先翻翻導覽書,看看到底有哪家餐廳可以前去一探。

事先有計畫,是好的,但當計畫趕不上變化,那就有點傷腦筋了。到Mariage Freres去吃早午餐即是一例。在探詢早午餐還沒那麼早供應,踏出Mariage Freres時,我早已飢腸轆轆,要撐到中午,好像有點難;但又不知道該去哪裡找個小點果腹,只有在店家週邊巷道隨意亂晃。晃著晃著,先是被一個小圓黑帽吸引目光,再仔細打量,帶著小黑帽的兩個人一身黑衣。是上教堂嗎?疑問的同時,三三兩兩走過的人也多半是同樣的造型,令我不禁更疑惑地趕緊翻翻導覽書對照一下身處的街道Rue des Rosiers是什麼地方。這一對,總算解答了我的疑惑。原來,我繞進了猶太區域薔薇街。13世紀,猶太人移民巴黎,最先進駐的就是瑪黑區;而薔薇街更是當中代表,猶太人在此設立了許多食品商店、餐館以及教堂,因此在這條街上,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猶太氣氛。

一知道踏進猶太區域,再想到剛剛瞥過的St.Paul教堂,我腦海裡不禁閃過留巴學音樂妹妹說的:「有機會妳可以去St.Paul喔!那邊有一種很好吃的東西叫『法拉費』,而且很便宜喔!猶太人做的;不過,在巷子裡,有點難找。」老實說,我那時是聽過去就算了,心想St.Paul這區域那麼大,她講得不清又不楚;還有,那個『法拉費』到底是怎麼寫我也不知道,要怎麼找啊?!而今,居然是這樣誤打誤撞的撞進來,那,就來找找這個『法拉費』吧!

『法拉費』並不難找,薔薇街兩旁的餐廳,大大的都秀著FALAFEL這個字。我好奇的在一旁張望,猶豫著到底該向哪一家買這從來都沒看過也沒吃過的東西。之後,還是向人氣最旺的那家靠攏,心想,大家都擠在這買,那這間店應該做得還不錯才是。可才湊過去,新的問題又來了,根本不知道Falafel是什麼的我,完全沒有想到這食物可以分那麼多種賣,即使看著看板上的照片也看不出個什麼所以然,只好先觀察別人買什麼再準備跟著依樣畫葫蘆。見我在那探頭探腦的,店家猶太先生倒是主動冒出一串法文問我要什麼了。看我如同鴨子聽雷一般,他很慧黠的馬上轉用英文並稍稍的解釋了一下不同種類的Falafel。

說真的,他講了半天,我還是霧沙沙無從想像起,只有胡亂的說巴啦巴啦Pita(Pita就是那個口袋餅皮);我看他可能也搞不懂我在說啥,笑了笑,主動幫我製作一個Falafel起來。看他拿起一張餅,從邊邊撕開,一手探向裡,一手在外,砰砰砰的把餅兒撐開形成一個『袋』狀,霎時,我才明瞭原來這食物,是個口袋餅啊,而所謂的Falafel則是他主要塞在袋內的金黃圓球。一開始我還以為這圓球是肉球;然,在拿到裝滿茄子、紫色生菜、紅椒、青黃瓜片等一堆蔬菜配料的口袋餅,叉起一顆圓球送入口中後,才知道這酥炸金黃圓球並非肉球,口感很像馬鈴薯泥,細細的嚼還會發現裡面似乎還和著芹菜等一些蔬菜及香料。我邊吃著這讓我忍不住冒出一句Yam~~Yami的食物邊翻翻手上資料,這才知曉它是用豆子、蒜、青菜搗成泥,再混上胡椒、巴西利、茴香等香料,裹上麵粉攪拌,做成球狀,然後再下油鍋裡油炸而成的。

真是個好吃的不得了的食物啊!口袋餅餅皮十分的厚實有嚼勁,裡面的配料豐富而主料充滿獨特香味口感,重點是,這玩意才花我3歐元(NT.120)。我滿足的一口一口咬著Pita與Falafel,踏在猶太街道上心裡真是覺得猶太人真是了不起,隨隨便便就可以用簡單的食材做出口感美味,經濟又實在的食物;貝果是這樣,口袋餅Falafel更是這樣。不由得讓我開始想要研究一下猶太人到底還發明了哪些食物。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