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3, 2008

【印度】來自漫遊與悠閒泰姬瑪哈陵的明信片

繼水瓶子之後,漫遊跟悠閒是我第二個在網路認識的人去印度的。記憶中,去印度的好像都沒有好下場,很多人都是上吐下瀉的回來,沒想到漫遊也不能倖免。

他們在上面這樣寫道:充滿印度咖哩味道的TAJ沒有想像中的可口,尤其是每天都坐4-6小時以上的車,每天都頂著35度C的高溫,滿街所見,盡是貧窮跟髒亂,帶來的感冒藥和腸胃藥、止瀉藥都用上了,想到明天就可以回家,心情特別愉快!下次出遊一定要去先進國家的漫遊與悠閒。

不知為什麼,我對印度,並沒有特別大的興趣。並不是因為髒、亂或者是會拉肚子,最主要的原因大概還是因為交通不方便吧!懶得自己想,對參加旅行團也沒有特別感興趣,大抵上就像他們所說的,怕太長的拉車吧!

希望有一天我能突破這個心結,親自去看看泰姬瑪哈陵長什麼樣子而不是只是透過明信片

Sunday, March 16, 2008

【吳哥】來自小魚Siem Reap 女皇宮的明信片


近四五年來,吳哥窟,非常的熱門,光是吳哥的明信片,我就收到好幾張。或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更加覺得自己也應該去看看。2008年,終於去了想去很久的吳哥。

通常人到了哪裡,我就會寄一張當地的明信片給自己,當記錄當時心情,也順便蒐集一下當地的郵票郵戳;然,這回到吳哥,也許是因為已經收到不少吳哥明信片,也或許是因為天氣炎熱每天滿是風沙,從頭至尾都沒有想寄明信片的慾望,不過,回來之後卻又收到一張吳哥明信片,而且是一起同行的小魚寄的。

【微笑,吳哥】The animal of Angkor


親愛的,
在吳哥,其實,很少看到動物;也因此每每只要看到動物,總是讓我好生一驚,驚的是:好瘦啊!

Saturday, March 15, 2008

【微笑,吳哥】Cafe Puka Puka 芒果冰


親愛的,
走在熾熱的吳哥城內,總會讓人很想吃些冰涼的;然,有鑒於之前你來這,曾拉過肚子,而我們這回也有人在第一晚就中獎,即使對飲食再怎麼不拘,也不敢貿然吃冰品。

才這麼想著,在返回旅館的途中,竟看到了販賣芒果冰的冰店。橘底布幔配上大、又黃澄的切塊芒果實物照,鮮豔的顏色引得我們前去一探究竟。看到上面標示著日文,而一旁的黑板上也寫著日文,覺得應該是一間日本人開的店,而日本人以乾淨衛生出名,吃這裡供應的冰品,應該比較沒有問題吧!

【微笑,吳哥】拜拜

親愛的,
夥伴在抵吳哥的第一個晚上就因為不知道晚餐吃到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而開始上吐下瀉。休息了一天半之後,症狀雖然有比較好,但身體仍是不適,想了一想,一行人決定還是先向地頭主請個安;遂,央著導遊帶我們到當地人會去拜拜的廟宇。

記得這座廟就在市區上,小小的,雖不知道這座廟宇的名子,而名子也絕對不會比那些古蹟廟宇來得響亮,但,無所謂。存於古代的廟宇、皇宮建築雖然叫人驚歎值得一訪,但存於現在,和一般平民百姓息息相關的廟宇,不更值得一探?!畢竟,這才是切切實實的生活啊!

亞洲的廟宇,好像都是這樣吧!賣香、賣鮮花素果的小販就這麼設立在廟宇一旁,呉哥的也不例外;比較特別的是,這裡販售著一朵朵蓮花,含苞待放的,在我們這,比較少見。我們每人買了一份,一份裡有兩支蠟燭、三柱香跟兩朵蓮花,售1美金,以當地0.5美金就可以吃個柬式營養三明治的算法來看,這香燭賣得並不便宜,但,無所謂啦!反正都是一種體驗。

廟宇建築,跟泰國很像,都是三角尖頂,尖頂上頭裹著一層金箔。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很是耀眼。這座廟,不大,正向站著兩尊佛祇,神桌上還有一些被供俸的小佛;上了階梯,入室之前必須要先脫鞋,這點,和台灣的廟宇又是很不相同,我們幾乎是半蹲半跪半坐的到裡面去。至於,要怎麼參拜??完全不知道,只有再次請地陪先做,我們再跟著依樣畫葫蘆!

其實,流程都差不多呢!只多了個點蠟燭。點燃燭火祈願的儀式在歐洲的教堂很普見,所不同的是歐洲的教堂多半點燃的是低矮的圓燭台,吳哥廟宇點燃的是一根根直長黃色細燭;由於蠟燭太過細長,光是點滴蠟油讓蠟燭沾黏、直立在鐵架上就花了我好一番功夫,中間蠟燭還一度不慎掉落...。手忙腳亂了好一陣子這才把整個祈福、祝禱大家這趟旅程能夠平順健康的儀式完成。

Friday, March 14, 2008

【微笑,吳哥】食鴨仔蛋


親愛的,
關於吃東西這件事,J曾經覺得我實在很厲害,即使髒髒的路邊攤或者看起來很奇怪的東西,我都敢吃,尤其,在旅途上。

想想,確實是啊!即使在台灣不食蔥薑蒜,對韭菜或者某些食物也有點小皺眉,可出了國門,這些東西通通都食;而那些聽起來鬼怪,看起來恐怖,但只要知道是當地人吃的,皆可以被挑起一嚐之慾,從沒想過會不會拉肚子或者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