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07, 2013

【前進,日本北陸】立山黑部北陸表定行程

打算自助去立山黑部之後,日本北陸的交通,著實讓我傷透了腦筋。除了整個北陸,幅員廣大之外,還有就是交通,並不是很便利;距離拉得長,相對交通費用也會提高,而不管是名鐵、JR東海也都沒有推出什麼佛心來著的套票;除此之外,上了富山後的立山黑部,六種交通又是另一種,從歧阜上或從長野上各有不同的接法,光這段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由於太過複雜,沒有太多時間研究的兩個人馬上選擇最簡單的方式:砍掉立山黑部這段,直接報名日本當地旅遊團:YOKOSO的立山黑部兩天一日遊;這一去掉之後輕鬆自在,也直接告知我就不用肖想長野的部分,只能從歧阜張羅起。

Tuesday, March 12, 2013

【苗栗】苑裡一日遊

說來汗顏,聽過苑裡很多次,也知道這裡以藺草聞名;但,從來沒有來過,畢竟西部幹線多半坐的是山線,海線這邊寥寥可數,自然而然形成只聞其名,不見本尊,更遑論知道原來這個地方的肉圓也挺出名的?!

Tuesday, January 15, 2013

去完土耳其後的世界地圖


visited 30 states (13.3%)
Create your own visited map of The World or website vertaling duits?

對於土耳其,其實沒有甚麼特別的想法,即使曾經聽過一些去過的人說過:是很棒的地方。但,還是沒有特別吸引我。至少,在還未踏入的國家的優先順序裡,他不會是一個占前五名的地方;再者,才去過埃及,不曉得為什麼我總覺得這兩個地方感覺應該差不多,連密著去,好像沒多大必要。不過,就是契機嘛!想去的地方不一定可以馬上去,說到底都是走跳沒有去過的地方,也無謂了。

十天的行程繞了一趟,去前跟去後一樣,只不過更堅信了:這,不是一個不好玩、沒趣的國家,只是,在優先順序上,用不著擺得太前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幅員太廣大,遂,花在移動交通的時間上太多。若是如此,夜間移動,是最適合的,起碼不會浪費太多時間。很多自助旅行者,也是;巴士也好、夜臥車也好,總之,旅行團的那種白天式移動,就算是搭飛機我都還是覺得浪費時間。如此情形下,十天扣掉飛機兩天,再扣掉零零總總加起來大概兩天半的遊覽車時間,真的下地看看的時間,大概才五天。我還自嘲的說:我們參觀最多的景點就是各加油站的...廁所跟小賣店。一個旅行如果弄到如此,實在也是有點悲哀;不過,妙的是,要說好像沒玩到,又不至於。
最有特色的卡帕多其亞Cappadocia,去了;熱氣球有趣的讓人難以忘懷。

棉堡Pamukkale也去了;即便大自然被過度觀光所破壞,不復十幾二十年前在圖片上看到的那樣溫泉水豐沛勃勃地令人神往;但,或許正是有了心理準備,在看到經過一段時間的保護與復育,雖非如明鏡般的耀眼,但,白如雪的石灰岩上,那一泊一泊泛著淺藍的晶瑩,加上冬季的ㄧ些霧氣渺渺,還是讓人有種踏於不真切似夢一般的仙境。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再經幾年的養生休息,或許哪天會在幻化為過往的華美。

Wednesday, January 09, 2013

【土耳其】土耳其茶與咖啡

如果你/妳翻閱所有土耳其相關書籍,我想,一定會提到土耳其人一日不可無茶。這樣的字句,我當然也看過,可我,其實半信半疑,總覺得這是人云亦云亦或者人性的盲從,人家這麼說,所以也跟著附和,但,其實這茶,或許沒有這麼的…有魔力。

當然,這或許也是因為我嗜咖啡多過於茶的…主觀偏見。

不過,我怎麼樣也沒有想到,抵境第一天,天冷,好奇心使然下點了一杯茶,自此擄獲我的心。

Sunday, January 06, 2013

【土耳其】麵包

在村上春樹【雨天炎天】這本書中,曾提及了他因為和友人吃不慣土耳其菜,所以三餐大多都是以土式麵包跟茶Çay為主。當時看到的第一個想法是:喔!土耳其菜可能不太好吃。

去了一趟土耳其,發現,不偌想像中的不好吃;羊肉或許有時羶味重,牛肉或許不像我們習慣吃的一片一片的,而是剁碎做成肉餅式的,但,偶爾還是有調理的不錯的;湯品,喜歡放些洋蔥、小麥小米、扁豆、優格,帶點酸的調味是他們的最愛;我甚至格外喜歡他們加檸檬、橄欖油、優格,簡單清爽的沙拉,每餐都要吃好一大盤;前菜MEZE,種類更是繁多。後來看到王宣一的文章,才知道原來土耳其菜曾被譽為世界三大菜系之一啊!(雖然是土耳其人自己自稱的) 不過,處於歐亞樞紐位置,又歷經愕圖曼帝國的東征西討,結合東西文化,有著豐富的香料,多樣的菜色,要討這封號,不難想像。

Wednesday, October 03, 2012

【法國】來自小魚諾曼第地區Honfleur的明信片

我和小魚都於九月時踏上歐洲,只是,一個在西,一個在東;一個偏北,一個偏南。她可能有蠻多的明信片債要還的,歐洲的郵資又不便宜,出發前我曾經跟她說:把那些額度留給別人吧!就不用寄給我了。她一直很有心,我是知道的。

結果,還是收到她捎來的明信片,她是這樣寫道的: